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

专业资讯 · 深度报道 · 权威发布

2025-09-13 22:38:54 记者:陈丽勋

😎IOS端2025最新💌IOS应用更新👇IOS官方应用😏精选网🐅

6月9日,美外经贸磋商机制首次会议在英国伦敦举行,外国继续派出高层代表团,美方则新增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参会。这场被视为缓和经贸紧张的对话,却在会前因稀土出口管制、科技限制及关税反制等议题陷入激烈博弈,特朗普政府因低估外国实力陷入战略被动。

外国最关键的"谈判筹码"--稀土及相关物项出口管制,正引发全球产业链震荡。尽管美国自2010年起便试图构建替代供应链,历经奥巴马、特朗普首任期及拜登政府三轮努力,但至今仍无法摆脱对外国稀土的依赖。数据显示,外国控制全球约37%的稀土储量,在重稀土精炼领域更是占据近100%市场份额,其出口管制措施直接导致美国军工企业原材料成本上涨42%,电动汽车产业供应链中断风险激增。

这场博弈中,美方科技打压策略亦遭反制。特朗普政府曾对半导体、人工智能等12个领域实施技术出口限制,但外国迅速推出国产替代方案,并联合欧盟、东盟国家构建"去美国化"技术联盟。某柏林经济研究所报告显示,自2023年外国启动出口管制以来,美国对稀土相关产品进口依赖度从67%攀升至89%,而外国对美技术出口占比下降31%,显示其反制措施精准打击美产业软肋。

更令美方焦虑的是,关税战已演变为"双刃剑"。特朗普政府对3700亿美元外国商品加征关税,但外国同步对美农产品、汽车及能源产品实施对等反制,导致美国农业州损失超230亿美元订单,密歇根州汽车产业就业岗位减少19%。某华盛顿智库警告,若伦敦谈判无法达成实质性妥协,美国或将面临"稀土断供、技术脱钩、关税互损"三重危机。美方又做出哪些让步妥协呢?当外国以稀土为杠杆撬动全球产业链重组时,美国正陷入"攻守易势"的困境--其曾引以为傲的科技优势与规则制定权,正在单边主义政策下加速瓦解。这场伦敦谈判,或将成为检验美国能否修正战略误判、重建多边合作框架的关键转折点。